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陌柳玲 2025-02-05 娱乐报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一年一度的春节档迎来了新的“主角”。凭借着出彩的动画效果和老少皆宜的剧情,《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大赢家,而电影出品方赚得“盆满钵满”。

  “横空出世”的哪吒,不仅“搅翻”了东海,也在春节档和资本市场引起了“巨浪”。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5日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8天总票房破50亿。这也意味着,仅仅上映两部影片的《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成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系列动画电影。

  作为哪吒2背后的资方,光线传媒也获益于这部电影的出色表现,不仅有望获得近十亿的利润,也助推了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成功在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收获20cm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投资者共享这场资本盛宴之际,买入光线传媒超十年的阿里创投,却“卖飞”了部分公司股票。

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光线传媒爆赚10亿

  哪吒2的爆火,让光线传媒“母凭子贵”。

  上映仅八天,哪吒2便成功与同档电影拉开差距,其中不乏如乌尔善的《封神2:战火西岐》、王宝强和刘昊然主演的《唐探1900》等大制作。

  同时,《哪吒2》一口气打破十余项票房纪录,包括拿下中国影史动画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春节档动画片单日票房纪录等,甚至一度撑起了春节档票房市场,在2024年电影行业趋势大滑坡的背景下,如此成绩颇为难得。

  大卖的哪吒2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作为主投方的光线传媒更是斩获颇丰。在其研报中预测,哪吒2预计最终票房将达到65-70亿元甚至进一步表示《哪吒2》有望给光线传媒贡献11-12亿收入和8-10亿利润,并主要在一季度业绩体现。

  公开资料显示,光线传媒由王长田创立,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为主,目前已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音乐、文学、艺人经纪、实景娱乐等领域。

  对于哪吒2的成功,王长田似乎早就有所预料,此前更是在2024微博之夜上表示:“系列电影要超过第一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可以自信地说,《哪吒2》是全方位超越了《哪吒1》”,目前来看王长田的这份自信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哪吒2带给光线传媒的红利不只体现在业绩上,光线传媒在二级市场上也迎来暴涨。根据数据,光线传媒开盘不久便成功封住20cm涨停,截至2月5日收盘,报11.44元/股,总市值达到335.6亿。

  此外,《哪吒》系列还将在相关衍生品方面,对光线传媒贡献增量业绩。表示,光线传媒在动画赛道优势持续加强,积极拓展衍生品。《哪吒2》口碑和票房的成功显示公司产品质量和工业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准,且已推出丰富衍生品,包括潮玩、手办、卡牌等,与万代南梦宫、卡游、杰森动漫、FunCrazy、泡泡玛特等合作。

  对此,光线传媒已经规划并陆续推出品类丰富、价格区间较广的衍生产品,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阿里“卖飞”?

  光线传媒的这波暴涨中,最苦闷的莫过于“卖飞”的阿里创投。

  2024年12月11日晚,光线传媒公告,公司股东阿里创投于2024年12月5日至2024年12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公司1148.5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9%。

  具体来看,12月5日、6日、10日,阿里创投分别减持了部分光线传媒股份,减持价格在9.8元/股至9.96元/股,据此计算,仅这段时间内阿里创投的减持金额便高达1.14亿左右。若对比光线传媒最新的收盘价11.44元/股来算,也意味着阿里错失了超千万的获益。

  随着这轮权益变动结束,阿里创投持有的光线传媒股份为1.46亿股,持股比例将降至4.99%,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但仍能“分羹”光线传媒的这轮暴涨。此前,阿里创投也曾表示,此次减持主要是基于自身安排,且其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情况增加或继续减少光线传媒股份的可能。

  早在10年前阿里便入股了光线传媒。2015年,光线传媒完成一轮金额为28亿元的增发。其中,阿里创投认购约24亿元,以光线传媒此次非公开发行的价格为24.22元/股计算,阿里创投将获得光线传媒约8.78%的股份,成为光线传媒第二大单一股东。

  阿里入股光线传媒后,开始促进旗下阿里影业与光线传媒的战略合作,这也进一步帮助光线传媒成长。2015年5月,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有权每年投资对方5部电影作品不低于5%的份额。同时,自协议生效之日起3年内,光线传媒与阿里巴巴关联公司阿里影业利用各自的优质资源相互合作共同制作或投资、发行5部电影作品等。

  此后,阿里一直稳定持股光线传媒股票,直至2019年9月,阿里创投首次披露其减持计划,截至2020年3月24日,阿里创投合计减持光线传媒股份5766.5万股。

  2021年1月,阿里创投再度披露减持计划。到2021年3月5日,阿里创投合计减持光线传媒2933.6万股。减持后,其持股比例降至5.82%。此后,阿里创投在2023年4月进行了一轮减持,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阿里减持光线传媒并不完全意味着其不看好该公司,其背后似乎有着阿里变革的因素。此前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吴泳铭也直言,阿里巴巴将“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

  吴泳铭表示,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因此要对既有业务进行战略优先级梳理,对核心业务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投入,对于非核心业务,将通过尽快盈利或其他多种资本化的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

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王长田“圆梦”动画产业

  光线传媒此轮行情,离不开王长田在动画产业端的提前布局。

  1988年,王长田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工作。1995年,他加入北京电视台,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娱乐节目在中国的巨大潜力。时间来到1998年,王长田决定辞职创业,成立了“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这是光线传媒的前身。

  2006年,面对行业危机,王长田带领光线传媒转型,开拓地面活动和电影业务。2008年,光线传媒发行的8部电影全部盈利,《画皮》票房突破2亿。2011年,光线传媒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继之后,第三家成功上市的影视传媒公司。此时的王长田就盯上了动画电影这块彼时并不被看好的市场。

  2013年,光线传媒开始切入动画业务,投资了近20家国内一流的动漫团队,公司曾向《大鱼海棠》的制作方彼岸天投资,并在2014年收购蓝弧文化,提出打造“中国迪士尼”的目标。然而,2014年光线传媒推出的《赛尔号大电影4:圣魔之战》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均不及预期。

  2015年,光线传媒的动画产业布局迎来转折,在《大圣归来》夺得9.54亿票房后,资本市场再次看到了动画产业的潜力。光线传媒也顺势成立十月文化和彩条屋影业,后者由时任光线传媒宣传策划经理的易巧创立。彩条屋签约多位动画导演并投资多家动画公司,包括彼岸天和可可豆动画。

  此后,虽然光线传媒出品的《大鱼海棠》拿下5.75亿票房,但2017年彩条屋的几部作品票房失利,发展陷入低谷。直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超50亿票房刷新中国动画电影纪录,带动光线传媒营收大涨。

  此后,《姜子牙》和《深海》分别取得16亿和9亿票房,彩条屋地位逐渐稳固。2022年,光线传媒成立光线动画,专注于中国神话宇宙项目开发,并组建内部制作团队,形成内外协同的动画制作体系。

  虽然2024年光线传媒的《小倩》表现不佳,但《哪吒2》的成功无疑稳固了光线传媒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头部地位。

  此外,据光线传媒财报内容,动画电影上方面,公司的《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大鱼海棠2》《相思》《朔风》《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2》《茶啊二中2》等项目在稳步推进,项目众多的动画电影为将为公司后续业绩提供支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哪吒2“燃爆”春节档,光线传媒爆赚10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